农牧委中长期课题资源库

202204/0600:00

来源
自治区政协农牧委员会

浏览次数
1339

文档类型 资讯

资料类型 公开资料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为端稳“中国饭碗”增色添香——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引发自治区政协农牧界委员热烈反响

编者按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及参加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如何做好我区“三农”工作、保障粮食安全?自治区政协农牧界委员纷纷畅谈体会、建言献策。

内蒙古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中负有重大政治责任

自治区政协农牧委员会主任张殿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高度,从五个方面突出强调了粮食安全这一重大命题,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很强,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总书记对内蒙古的“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内蒙古有耕地1.7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中负有举足轻重的政治责任。今年,农牧委将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有效确保供给安全”推进凝聚共识工作,开展“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专题协商和“提高奶牛和优质牧草自给率,推进全区乳业全链条发展”对口协商,组织“食品安全”委员视察等,在事关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发出政协声音,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共识,助力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增强历史自觉 勇担历史使命 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自治区政协常委翟琇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落实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意义重大。我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勇担历史使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做好耕地和种子领域科技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一要做好学科团队优化配置。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系)培育、绿色种植、养殖技术、生物技术、农牧业区划和信息化建设、农牧业经济发展智库建设、“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技术集成应用等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发展中亟需建设的学科领域,形成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科研配置,解决团队小、研究方向散、内部学科建设重复等突出问题。

二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聚焦耕地保育和种子安全,落实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种业创新、高效种养与绿色生产技术等科研任务工作。围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开展黑土地保护、土壤质量提升与健康保育、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研发工作;围绕种业创新,开展农作物、家畜、饲草、特色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等工作;围绕高效种养与绿色生产,开展农作物高效种植、病虫草害防控,家畜健康养殖、疫病防控、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工作。以院地合作、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为抓手,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

三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按照自治区“一心多点”引才聚才用才新举措,积极争取多方支持,落实各类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引、育、用、留相关政策。

四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做好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申报工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的争取工作及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工作。

五要抓好激励机制落实。完善职工考核、科研人员赋权、重大科技贡献奖励、成果转化管理等激励制度并推动落实,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强化科技创新 实现粮食安全的自立自强

自治区政协委员路战远

目前,我区存在科技支撑能力弱、种业发展滞后、耕地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等短板和瓶颈。为此,我们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紧盯科技、种子、耕地三大要害,以更高的认识、长牙齿的硬措施,扎扎实实做好粮食安全工作。

一是重视和加强区域性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且缺乏中科院独立法人机构和“两院”院士,总体科技水平较低。作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区,要实现农产品稳步增长,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关键理论与技术创新是根本。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区域性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突出农业科研机构的公益性定位,优先保障科技经费投入、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基础理论创新、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战略基础性作用,瞄准粮食安全的关键技术“卡点”、产业链“断点”、产学研“堵点”,精准发力,逐步实现我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二是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为粮食安全打好种源基础。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要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战略部署,着眼于品种权保护的战略高度来布局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设立和实施“强种科技行动”,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新品种,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发展现代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好自治区种业翻身仗。

三是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扎实打好粮食安全的土壤根基。我区拥有耕地1.73亿亩,但其中旱地占60%以上、坡耕地占37.9%以上、退化农田占68%以上、中低等级耕地占50%以上。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耕地质量与产能,是我区耕地保护与利用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设立和实施“沃土科技行动”,集中力量解决耕地科技的瓶颈问题,加强耕地数量、质量与利用监测等基础性工作,不断提升我区耕地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饲草产业  保障粮食安全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贵林

一是大力发展饲草产业,促进饲料粮减量,保障粮食安全。全国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内蒙古草牧业对全国粮食、肉类、牧草保障供给十分重要。而内蒙古发展草食畜牧业最大的问题是缺草,更缺优质牧草。大力发展饲草产业,促进饲料粮减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粮食浪费。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要坚决制止粮食浪费,全面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环节减少浪费。要加强宣传,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三是立足本职工作,履行委员职责。要围绕青饲玉米、苜蓿、柠条和天然草地牧草作物种植、收获、储运等主要生产环节的需求,补短板攻核心,重点研制大型牧草捆草机、低扰动多品种天然草地混播补播机;要积极建言资政,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树立大食物观  发挥林业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自治区政协常委李国臣

内蒙古是林业大区,森林面积3.92亿亩,位居全国第一,动植物资源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大食物观,充分发挥林业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积极开发利用森林食物资源。组织开展森林食物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底数。在摸清森林食物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按照保护优先原则,制定自治区森林食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打造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食物研发基地、生产利用基地,发展森林生物科技、森林生物产业,多途径开发利用森林食物资源。

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多种功能,造福人类。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良好生产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三是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食品加工等林下经济产业,为社会提供森林食物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探索建立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发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增加对森林养护的投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守住管好北疆粮仓

自治区政协委员吴建民

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新型安全保障体系。内蒙古有广袤的草原、丰富的森林和辽阔的江河湖海,我们既要向耕地要食物,也要向草原、向森林、向江河湖海、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增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财政对扶持粮食生产和流通投入的合理增长,提高种粮比较收益。增强地方粮食储备能力,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安全。建立地方储备与中央储备协同运作机制,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管控,保证食品安全。

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要加强高标准良田建设,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实施有机肥料直接还田等保护性措施。

要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在产前环节科学选种,在产中环节保障质量,在产后环节减少储存损耗。

推动我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的五个着力点

自治区政协委员盖志毅

第一,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牢记嘱托,首先要认识、挖掘、宣传、保护和大力发展我区特色的名、优、特产业,如乳、肉、绒、马铃薯等。其次要保护好内蒙古特有的种质资源,这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再次,高度重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核心技术。

第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从统筹城乡的角度,首先要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市民化,巩固改革开放40多年城市化的成果。其次,要大力培育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再次,要推动小农牧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以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为重点,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

第三,促进农牧业产业化。首先要大力推动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链,切实解决产业链条短、价值链低端、创新力虚等问题。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强政策扶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扩链为群,建设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再次,从调整生产关系的角度,以龙头企业对第一产业的经营主体采取保护价、订单农业、利润返还等手段构建农企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持续增收和长远受益。

第四,促进农牧业产业品牌化。一是实施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培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加强品牌保护和管理,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和产权保护,强化地理标志农畜产品的登记保护。三是加强有机、绿色、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管理。

第五,将农牧业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村休闲体验等功能,将农牧业产业链条向文化旅游等多领域拓展,加大新业态的融合力度。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李福君

一是立足国内和适度进口问题。必须遵循“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坚持保口粮和保谷物自给率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国际贸易。要促进进口来源、渠道和结构的多元化,尽量避免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粮价变化的冲击。

二是保护耕地和确保产能问题。最根本是要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现在耕地有2/3还是中低产田。建议:要按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标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确保1万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18亿亩耕地要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菜和饲草料的生产;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粮食生产。

三是保护种粮积极性和增强抗风险能力问题。要继续强化相关粮食收购政策支持,坚持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粮食大省、大县进行奖励,确保种粮农民有钱赚、地方抓粮不吃亏。要强化粮食储备保障功能。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两项考核”,做到中央和地方、产销区各省份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以大食物观视野强化内蒙古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保障作用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建中

自治区今年下达粮食播种任务10290万亩,这个面积是自治区稳定成为祖国北方“粮仓”、保障初级农产品供应的基本保障。全区上下要压实责任,保证完成粮油、蔬菜等播种任务和产量指标,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内蒙古的力量。

一方面,内蒙古广阔多样的农田、草原、水域、森林、沙地是保障牛羊肉、牛奶、各种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品等各类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目前,农田、草原、水域的开发利用与高质量产出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加大科技投入与支撑力度,并以创新链为主要抓手推动高质量持续供应充足的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增殖型农产品。

另一方面,自治区在林区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力度需要加强。仅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就分布着山野菜、浆果、坚果等植物资源63种,食用菌种类153种,鱼类46种,这些丰富的食物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发展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区水域水产养殖业,为社会提供优质多样的森林食物,应是自治区今后开发食物资源的新领域,也是自治区践行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理念,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径。

以科技为引擎 促进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少英

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农业的注重、农村的关心和农民的关爱之情,作为一名农业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今后将在农业科技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尤其是要对我区特有的抗逆性强、品质优的农作物、牧草、中草药等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收集和鉴定,筛选出可用于育种的优良材料。同时也需注重从国内外引进优质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二是应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加快育种进程。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先进育种手段与传统育种技三是建立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打造以种子企业为种业创新平台,整合育种、繁种和营销一体化的技术团队,建立育繁推一体化体系,使科技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转载声明

1、凡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所有本站原创文字、图片或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所有。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 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相关事宜,请立即联系本网平台作协商处理,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如果有关方未经与本网协商程序,提出恶意诉讼,本网概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