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委中长期课题资源库

202206/0619:02

来源

浏览次数
1

文档类型 论文

资料类型 公开资料

内蒙古大草原的功能多样性

自治区政协委员、兴安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春玲

内蒙古草原横亘于我国北部边疆,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等多功能性,是我国国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

一、草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内蒙古拥有2400多公里的草原带,约8800万公顷草原,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12.4倍,森林面积的4.2倍。内蒙古草原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三个气候区,形成草原多样性,使草原生态—产业复合系统在发挥着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的耦合效应,形成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在防止土地荒漠化、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维护我国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是其他生态系统不可以置换和代替的。

(一)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草原是内蒙古最大陆地生态系统,内蒙古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草原类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原之一,是构成我国可利用土地的主体。从东到西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有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全区草原分8类,21个亚型、134个组、476个型,草地型占全国草地的58%。植物种类2330种,其中饲用植物789种。草原上的植物及其群落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二)草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能量库

草原不仅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更是一个丰富完善的碳储库、能量库和蓄水库。

(三)草原是多种生物的基因库

我区草原生物多样性丰富,种子植物2330多种,有乔木、灌木、草本多年生和草本一年生植物,以不同的生活型和旱生植物生态类型适应着生态环境构成我区从东向西的绿色植物带。我区草原上植物在长期生长进化过程中,获得了耐寒、耐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等多种基因,也有高产基因,同时还有稀有基因,有些是内蒙古特有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存在确保了生物多样性、保障了遗传多样性,这些宝贵的基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物质财富。

(四)草原是调节陆地生态平衡的中枢

草原作为巨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地圈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草原具有涵养水分、减少蒸发,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草本植物是增加和发展陆地上绿色植被的先锋,又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卫士。草地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场面径流具有显著作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草地植被在土壤表层下面具有稠密的根系并残留大量的有机质。豆科牧草,根系上生长大量根瘤菌,为草原生态系统提供大量的氮素。

草地还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具有减缓噪音和释放负离子的作用。

二、草原具有经济结构多元性功能

(一)草业是牧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自古以来,广阔的草原是我区畜牧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它于全区各族人民特别是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对壮大发展内蒙古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区草原培育出三河牛、三河马、乌珠穆沁羊、兴安细毛羊、敖汉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滩羊、二狼山白绒山羊、草原红牛、阿拉善双峰驼等许多优良家畜品种,每年为全国提供大量的乳、肉、皮、毛、绒等畜产品和工业原料。

草业是天然的绿色产业、是优化生态环境的主导产业

我区草原远离工业发达、污染严重的城市,既不受废气、废水等的污染,又不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污染。国家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表明,天然草原是安全、营养的绿色食物源,是绿色食品和中草药原料的生产基地,是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的保障。

草原与气候、土壤等环境资源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在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下,草原植被是真正的主宰,是荒漠化土地植被的建植、发展、增值的绿色先锋,是水土保持、减少地表径流、防风固沙、吐氧纳垢、净化空气的卫士。据资料记载,每公顷草原可吸收二氧化碳900公斤,比生长一立方木材多吸收二氧化碳550公斤,草原拦蓄地表径流的能力为70.3%,是林地的二倍。

草原是维护草原牧区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是振兴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产业

我区是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草原牧区,全区33个牧业旗可利用草原面积5853万公顷,占自治区草原可利用面积的90%。草原牧区地方财政的收入主要源于畜牧业,牧民的收入90%以上来自于销售的畜产品。

内蒙古草原牧区拥有4200公里长的陆地边防线,是祖国边陲要地,草业的发展不仅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意义,确保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也能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草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维护我国边疆稳定的保障

内蒙古东部与俄罗斯接壤,西部与蒙古国相连,在长达4200公里的边境上有18个边境口岸,特别是东部的满洲里和中部的二连浩特,已成为我国北方对欧亚大陆的桥头堡。

草业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在内蒙古大草原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睦相处,在草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生产经营主体。草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草原是草原文化的摇篮、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载体

游牧是草原传统生产方式,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形成了热爱草原、保护草原的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文学、艺术和民俗、民风。游牧是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爱护草原、利用草原、与草原和睦相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游牧是草原文化最宝贵的文化结晶。

草原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广袤的草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人类和草原唇齿相依的关系不会因时代而变,草原的兴衰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把草原资源作为单一的经济需求,逐步发展为提供畜产品、食物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发展草原文化多样化需求,人们对草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草原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

转载声明

1、凡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所有本站原创文字、图片或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所有。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 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相关事宜,请立即联系本网平台作协商处理,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如果有关方未经与本网协商程序,提出恶意诉讼,本网概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