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委中长期课题资源库

202206/2711:27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

浏览次数
12

文档类型 报告

资料类型 公开资料

【2018年】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关于报送 《加大农牧科技投入 加快种子种畜改良升级 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的报告


加大农牧科技投入 加快种子种畜改良升级

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按照《自治区政协2018年界别活动计划》安排,8月13日至14日,自治区政协农牧业委员会主任吴平带领农牧业界部分委员赴锡林郭勒盟就“加大农牧科技投入,加快种子种畜改良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锡林郭勒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草都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锡林浩特市种畜繁育中心、白音锡勒牧场种畜繁育基地、宏源集团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企业,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当地农牧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锡林郭勒盟是我区畜牧业生产大盟,是我区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在自治区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底,全盟大小畜总头数为1453万头(只),其中良种及改良种牲畜头数为1407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比重达到96.8%。

表1.锡林郭勒盟牲畜改良工作开展情况表(单位:万头(只))

年度

大小畜总头数

良种及改良种牲畜

  头数

良种及改良种牲畜

  比重(%)

2015

1548.6

1523.1

98.4

2016

1623.6

1594.1

98.2

2017

1453

1407

96.8

锡林郭勒盟传统畜牧业主要以养羊为主,羊的地方品种主要有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内蒙古细毛羊、察哈尔羊等。引进优良畜种主要有多赛特羊等。其中,乌珠穆沁羊体格大、活重高、产肉多、脂尾重、生长发育快、抗灾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肥而不腻,无膻味,尤为中东阿拉伯国家喜食;苏尼特羊体质结实丰美,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多汁味美,无膻味,是制作“涮羊肉”的绝佳食材,历史上“东来顺”即专用锡林郭勒草原苏尼特羊肉。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牛、马、骆驼等。

牛主要以地方黄牛为主,肉乳兼用,奶牛多以黑白花为主。外来引进品种主要有夏洛来、安格斯、西门塔尔等。

近年,锡林郭勒盟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高端畜产品之都定位,加快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发挥锡林郭勒盟绿色、有机、无污染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畜牧业向质量、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方向转变。通过实施肉羊提纯复壮、建立核心群、种公羊集中管理等家畜品种优化工程等措施,使全盟家畜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质量和个体生产性得到迅速提高。目前,全盟现有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察哈尔羊种公羊核心群980个,标准化畜群9350个,种公羊13.92万只,合格母羊34.1万余只,实现种公羊集中统一管理嘎查达到412个。

为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锡林郭勒盟全面启动实施了以黄牛冷冻精液配种、肉羊经济杂交、良种牛引进、地方优良畜种选育提高等十项重点工作为核心的家畜品种优化工程,走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精养舍饲、压缩牲畜数量、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牲畜品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优质良种肉牛比重,“稳羊增牛”稳步推进。引进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建立核心育种场和二级扩繁场,加快纯种繁育步伐,改良提升现有基础母牛群,全力推进肉牛良改化进程,提高供给种公牛、种母牛的能力,培育打造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种业发展起步晚,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牲畜改良成本高,牧民缺乏资金配套。尽管畜牧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但家畜品种优化工程经费仍然不足,使季节性较强的某些畜牧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另外,农牧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工资性收入低,生产性支出高。据调查,大部分农牧民的收入除支付必要的生活性及生产性支出外,所剩无几,无力承担改良支出。另外,金融信贷支持不足,专项资金少,也严重影响了牧民进行畜种改良的积极性。

(二)宣传教育力度不大,牧民传统观念难转变。牧民的传统养畜观念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品种改良进程及畜群结构调整。政府部门在引导牧民转变观念上,还停留在原始的宣传教育,缺乏行之有效措施。

(三)肉羊群体质量不高。种公羊特级、一级比重低,繁殖成活率不高,严重影响着肉羊群体质量的提高。

(四)配套技术有待加强,家畜改良工作与饲养管理严重脱节。家畜改良和饲养管理紧密相联,成功改良牲畜必须具备足够的营养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发挥其优良生产性能,产出效益。目前,锡盟大部分牧民饲养基础母牛的管理技术较低,基础母牛的膘情参差不齐,妨碍了改良配种工作的顺利实施。部分地区的冷配技术较低,本土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造成冷配投入大,技术成本高,阻碍了冷配技术的推广实施。冷配后的一系列配套技术环节薄弱,后期服务水平低,致使牧民的增收不明显,打消了牧民参与牲畜改良的积极性。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锡盟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无牵头和协调单位。仅靠一些兽药、饲料、种畜禽服务部门在推销其产品时进行一些简单的、低档次的、推销性技术和信息服务,畜牧从业人员素质低,饲养技术水平低;技术推广不到位,导致一些牲畜疾病得不到控制,饲养成本升高。

三、建议

我区农牧业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自治区关于富民强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模式机制,加快形成草畜紧密配套、生产集约高效、产品优质安全、生产生态协调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一批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现代种畜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草牧业综合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畜种坚实基础。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种子种畜在草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加以重视。在当前我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各级政府应深刻认识种畜在现代草牧业中的重要意义,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加快建设。一是明确产业目标定位,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着力构建集优良家畜育、繁、推于一体的核心产业,引领带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优良种畜区域布局,坚持因地制宜,立足不同生态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有序扩大良种规模,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着力健全种畜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坚持市场导向,聚焦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深入实施肉牛、肉羊、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推广肉牛肉羊高效杂交利用模式,提升生产用种自给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二是狠抓质量管理,逐步建立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上保障种畜质量安全。三是扩大优良种畜有效供给,提升产业化生产水平、服务能力。

(三)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依托我区科研院所、大中院校、龙头企业,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研发、推广积极性,在优良品种选育、高效配种技术研发等方面,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整体提升种业科技水平。以大型畜牧企业为基础,联合畜牧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科技联合体,负责种畜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技术和信息服务。大力普及主要牲畜品种的引种、选育、改良、推广和综合配套饲养技术,牲畜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及秸秆的青贮、氨化和微贮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逐步引进胚胎移植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克隆技术和转基因等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畜禽抗病力。加强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强化产业服务,围绕当地农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加强成果示范与转化应用,以科技助推地方发展,促进草牧业转型升级和牧民致富增收。

(四)完善金融支持政策。继续通过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支持“种子工程”金融服务。完善涉牧贴息贷款政策,降低牧户和新型牧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家畜品种简介


参加调研人员

田青松 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副主委,界别活动组联络员

路战远 自治区政协委员、农牧业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贵林 自治区政协委员、农牧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党委书记、院长(正高工)

张益清 自治区政协委员、农牧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张少英 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学学科主任,甜菜生理研究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 宏 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糖业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包头市工商联副主席,包头市大青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玉和 自治区政协委员,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闫文芝 自治区政协委员,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石增涛 自治区政协农牧业委员会办公室干部


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品种简介

内蒙古是我国的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对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畜禽优良品质的不断提高和优良品种数量不断增长。自治区成立以来,经过广大科技人员辛勤努力,艰苦奋斗,采取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的育种方法,先后培育出25个畜禽优良品种,品种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居全国首位。同时还引进了不少国外优良畜禽品种进行纯繁饲养。现简要介绍我区主要畜禽品种。

一、牛

(一)地方优良品种

1.三河牛 产于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三河地区及滨洲铁路沿线。1986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牛”新品种,全区共有8.5万头,其中90%以上在呼伦贝尔市,是自治区优良乳肉兼用型品种。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56.8厘米,体重1050公斤,母牛体高131.2厘米,体重547.9公斤,屠宰率50—55%,净肉率40—45%,年平均产奶3145公斤,乳脂率4.1—4.4%。

2.科尔沁牛 产于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左中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和科尔沁区等旗、县、区。1990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科尔沁牛”新品种,数量约10.5万头。该品种属乳肉兼用型品种,成年公牛平均体重14.7厘米,体重808.8公斤,母牛体高129厘米,体重425公斤。在半舍饲条件下208天平均产奶量3210.8公斤,乳脂率4.17%,18月龄阉牛屠宰率为53.3%、净肉率41.9%。

3.草原红牛 产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巴林右旗和锡盟的正蓝旗等。1984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内蒙古草原红牛”新品种,目前数量约10.6万头。草原红牛是乳肉兼型品种,适应性强,生产性能高,体形外貌一致,遗传性稳定,适合于农村牧区放牧饲养。在以放牧为主,冬春季节少量补饲条件下,成年公牛平均体重850.0公斤,母牛450.0公斤。年产奶量为1600—2000公斤,乳脂率4%以上,屠宰率55%。

4.荷斯坦牛 主要分布在全区城镇工矿郊区和呼包二市,数量已发展到50万头以上。1987年,中国黑白花奶牛鉴定委员会验收命名为“中国黑白花奶牛”新品种,1992年国家农业部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该品种是目前国内外最优良的奶牛品种,母牛体高13.7厘米,体重达562.6公斤,年产奶量6000—8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4—3.6%。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奶牛品种的种公牛和种母牛,平均年产奶量10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5%以上。年生产奶牛胚胎2000枚以上,冻精40万剂以上。

(二)引进品种

1.西门塔尔牛 原产于瑞士西部阿尔卑斯山区,因“西门”山谷而得名。原为役用型,经过长期选育,形成了乳肉兼用型,1826年正式宣布品种育成。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8.6厘米,体重1155公斤,母牛132.2厘米,体重630.2公斤,年平均产奶量3000—4500公斤,乳脂率3.9—4.2%,平均日增重800—1200克,屠宰率可达55—65%,净肉率48.9%。体格大,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与其他牛杂交均可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我区通辽市较集中饲养。供种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和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

2.夏洛来 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夏洛来和涅夫勒地区,原是古老的大型役用牛,后来经过多年育种选育,培育成专门大型肉用品种。1920年正式命名专用肉用品种。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5,0厘米,体重1044公斤,母牛体高137.5厘米,体重845公斤,平均日增重1000—1800克,屠宰率65—70%。该品种有以下特点:早熟、生长快、皮薄、出肉率高、瘦肉多、肉质好,难产较多,与我区黄牛改良,提高产肉能力和改善肉的质量,改善体躯结构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供种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

3.利木赞牛 在法国中部利木赞地区育成而得名。原是大型役用牛,后来培育成专门肉用品种,1924年宣布育成。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0厘米,体重900—1100公斤,母牛体高130厘米,体重600—900公斤,日增重860—1000克,屠宰率65%左右。该品种牛产肉性能高,胴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难产率低,毛色接近中国黄牛,比较受群众的欢迎,是改良黄牛的较理想品种之一。供种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

4.海福特牛 原产于英格兰西部的海福特郡,是一个古老的肉用品种,1790年宣布育成。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28.0厘米,体重908公斤,母牛体高117.9厘米,体重519公斤,平均日增重800—1400克,屠宰率60—65%。海福特牛生长快,抗病耐寒,适应性好,繁殖性能强,开展黄牛改良以来,效果明显。供种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

5.安格斯 原产于苏格兰北部的阿佰丁,金卡和安格斯群,是英国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1892年良种登记,宣布良种肉用品种。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38厘米,体重700—800公斤,母牛体高122厘米,体重500—600公斤,平均日增重900—1000克,屠宰率60—65%。该品种早熟易配,性能温和,易管理,体质紧凑,结实,易放牧,肌肉大理石纹明显。供种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每年生产以上肉牛冻精60万剂以上,胚胎2500-3000枚。

二、细毛羊

1.内蒙古细毛羊 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太仆寺旗、多伦县、镶黄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等旗县市。1976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内蒙古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1985年后导入澳洲美利奴血液,目前数量已发展到150余万只。成年公羊平均产污毛14.19公斤,毛长10.4厘米,母羊产污毛6.36公斤,毛长9.0厘米,羊毛细度,60—64支,剪毛后体重公羊89公斤,母羊45.5公斤,屠宰率48.4%,产羔率110—125%,净毛率47.76%。

2.敖汉细毛羊 产于赤峰市敖汉旗、翁牛特旗、松山区、喀喇沁旗及宁城县等旗县区。中心产区为敖汉羊场。1982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敖汉肉毛兼用细毛羊”新品种,1985年后导入澳美羊血液,数量已达90万只。成年公羊平均产污毛19.26公斤。毛长12.1厘米,母羊产污毛8.0公斤,毛长9.03厘米,羊毛细度以64支,净毛率44.7%,剪毛后体重公羊101.8公斤,母羊8.4公斤,屠宰率46%,产羔率132.7%。

3.鄂尔多斯细毛羊 产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和鄂托克旗等。1985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鄂尔多斯细毛羊”新品种,1986年后导入澳美羊血液,数量达30多万只。成年公羊平均产污毛10.9公斤,毛长11.0厘米,母羊产污毛5.75公斤,毛长9.63厘米,毛细度64支为主,净毛率50.9%,剪毛后体重公羊64公斤,母羊40.7公斤,产羔率105—110%。

4.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型) 产于通辽市嘎达苏种畜场。采用级近杂交培育而成。1985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型)新品种,同年12月国家正式命名为同名。羊毛品质好,已接近中等澳美羊水平。数量约为2万只。成年公羊平均产污毛18.9公斤,毛长11.8厘米,母羊产污毛6.7公斤,毛长9.7厘米,细度为64支为主,净毛率54.87%,产羔率110.8%。

5.科尔沁细毛羊 产于通辽市奈曼旗、科左中旗、开鲁县和科尔沁区等地。1987年4月,自治区政府验收命名为“科尔沁细毛羊”新品种,1988年后导入澳美羊血液。数量达24.8万只。科尔沁细毛羊成年公羊毛长11.5厘米,污毛量11.46公斤、剪毛后体重68.8公斤、成年母羊毛长9.48厘米,污毛量5.75公斤(净毛量3.0公斤),剪毛后体重42.4公斤,羊毛细度以60—64支为主,净毛率为51.4%,产羔率110—120%。

6.兴安细毛羊 产于兴安盟科右前旗、突泉县和乌兰浩特市等地。1991年6月,自治区政府验收命名为“兴安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数量达24万只。兴安细毛羊成年公羊毛长10.6厘米,污毛量9.9公斤、剪毛后体重67.4公斤,成年母羊毛长8.8厘米,污毛量5.38公斤(净毛量3.0公斤),剪毛后体重48.4公斤,羊毛细度以60—64支为主,净毛率为54.5%。屠宰率48.1%,产羔率114.2%。

7.乌兰察布细毛羊 产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卓资县、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和呼和浩特市武川县。1986年起导入澳美羊血液。1994年6月自治区政府验收命名为“乌兰察布细毛羊”新品种。数量约3.7万只。乌兰察布细毛羊成年公羊毛长10.7厘米,产毛量9.1公斤、剪毛后体重65.3公斤,成年母羊长8.3厘米、产毛量5.5公斤(净毛2.5公斤),净毛率45.7%,剪毛后体重40.7公斤,细度为64支为主,产羔率112.5%,屠宰率46.92%。

8.呼伦贝尔细毛羊 产于呼伦贝尔市岭东的扎兰屯市阿荣旗和莫力达瓦旗,岭西也有少量分布,1995年5月自治区政府命名为“呼伦贝尔细毛羊”新品种,数量为25.6万只。呼伦贝尔细毛羊成年公羊毛长平均9.86厘米,平均剪毛量为8.68公斤,成年母羊毛长平均9.03厘米,平均剪毛量为5.16公斤,净毛率为47.03%。群体净毛量为2.43公斤,羊毛细度60—64支。剪毛后体重成年公羊平均70.15公斤、成年母羊平均47.81公斤、产羔率为113—123%。屠宰率为48.17%。

9.内蒙古半细毛羊 产于乌盟四子王旗、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包头市达茂旗等旗县。1991年5月自治区政府命名为“内蒙古半细毛羊”新品种,数量约10.4万只。内蒙古半细毛羊成年公羊毛长11.3厘米,污毛量6.8公斤,剪毛后体重67.9公斤,成年母羊毛长9.6厘米,污毛量3.6公斤(净毛2.4公斤),剪毛后体重43.65公斤,羊毛细度56-58支为主,净毛率为6.3%,产羔110.9%。成年羯羊屠宰率为47.0%。

三、绒山羊

1.内蒙古白绒山羊 产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巴盟乌拉特中、后、前旗、磴口县、阿盟阿左、右旗和额济纳旗等。1988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内蒙古白绒山羊”新品种、数量约400万只。是绒肉兼用型品种,其主要特点是羊绒细、纤维长、光泽好、强度大、白度高、绒毛手感柔软;综合品质优良,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483.18克,绒厚度5.11厘米,母羊产绒量369.95克,绒厚度4.66厘米,抓绒后体重公羊37.5公斤,母羊27.21公斤,净绒率62.8%,羊绒细度14.73微米,屠宰率46.2%,产羔率103—110%。

2.乌珠穆沁白绒山羊 分布在锡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1994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乌珠穆沁白绒山羊”新品种,数量达85.8万只。成年公羊平均产绒57.84克,母羊产绒量46.10克,抓绒后体重,公羊50.3公斤,母羊41.4公斤,净绒率61.8%,绒的细度重5.62微米,屠宰率54.15%,产羔率114.8%。

3.罕山白绒山羊 分布于赤峰市、通辽市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和库伦旗等,1995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罕山白绒山羊”新品种,数量约120万只。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708克,绒厚5.54厘米,母羊产绒487克,绒厚4.73厘米,抓绒后体重公羊47.25公斤,母羊32.38公斤,净绒率为73.71%,羊绒细度14.72微米,屠宰率46.46%,产羔率109—119%。

四、肉羊

(一)地方良种

1.乌珠穆沁羊 产于锡盟东、西乌旗、阿巴嘎旗和锡林浩特市等。1986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乌珠穆沁羊”新品种,数量达150万只多,是我区著名的优良品种之一。成年公羊重84.9公斤,母羊体重68.5公斤,平均日增重50—250克,屠宰率55.9%,产羔率100.45%。

2.苏尼特羊 产于锡盟东苏旗、西苏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包头市达茂旗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等。199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苏尼特羊”(亦称戈壁羊)新品种,数量达191.4万只,也是我区著名品种之一。成年公羊平均体重78.83公斤,母羊58.92公斤,平均日增重150—250克,平均屠宰率50.09%,净肉率45.25%,产羔率为113%。

3.呼伦贝尔羊 产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数量260万只左右,也是我区产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著名品种之一。成年公羊平均体重82.1公斤,母羊62.5公斤,平均日增重150—250克,平均屠宰率53.8%,净肉率42.9%,产羔率为110%。

(二)引进品种

1.多赛特羊 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具有早熟性好,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耐热、耐干旱等特点,是理想的生产优质肉杂羔父系品种之一。成年公羊体重90—100公斤,母羊55—65公斤,平均日增重250—300克,产污毛量2—8公斤,毛长7.5—10厘米,细度48—58支,屠宰率54.5%,产羔率130%左右。我区1980年开始引进多次,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区西部盟市生产基地。

2.萨福克羊 原产于英国东南部的萨福克、诺福克等地区,是英国古老的肉羊杂交而育成,1959年宣布育成。是理想的生产优质肉杂羔父系品种之一。成年公羊体重90—100公斤,母羊65—70公斤,平均日增重250—300克,平均产污毛4—6公斤,毛长7—6厘米,细度56—58支,屠宰率50%以上。产羔率130—140%,我区从1980年开始引进多次,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区西部盟市生产基地。

3.德国美利奴羊 原产于德国,是肉毛兼用品种,我国50年代就开始引进,是一个早熟、生长快、产肉多、高繁殖率的肉用品种。成年公羊平均体重100—140公斤,母羊70—80公斤,日增重可达300—350克,屠宰率47—49%,平均剪毛量为5—10公斤,毛长9—11厘米,细度为60—64支,产羔率为150-250%。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每年生产和移植以上品种的胚胎3000枚以上。

五、马

1.三河马 产于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旗和滨洲铁路沿线,1986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马”新品种,数量约1.7万匹。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52.7厘米,母马144.1厘米,据测验速力1000米/1分17秒,作业量比蒙古马提高25%以上。

2.锡林郭勒马 产于锡盟东南部,以白音锡勒牧场和五一牧场为中心。1987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锡林郭勒马”新品种,数量约1.4万匹。成年公马平均体高l49.4厘米,母马142.8厘米据测验,其速度1000米/1分14.7秒,最大挽力400公斤,放牧性能好,适应性强,抗病力强。

六、骆驼

阿拉善双峰驼 主要分布在阿盟阿左旗、阿右旗、巴彦淖尔乌拉特后、中旗、伊盟杭锦旗和鄂托克旗等,1990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阿拉善双峰驼”新品种,品种育成时数量为18.7万峰。本品种特征明显、体质结实、结构协调、遗传性能稳定、抗逆性强,绒毛品质优良,素以“王府驼毛”驰名中外。成年公驼平均体长72.3厘米,产毛重2.25公斤,母驼168.8厘米,产毛6.0公斤,屠宰率41.8%。

七、猪

1.乌兰哈达猪 主要分部在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元宝山区、宁城县、敖汉旗和喀喇沁旗等地。1985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为“乌兰哈达猪”新品种,数量为5.5万口。乌兰哈达猪是肉脂兼用型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21.2公斤、母猪169.0公斤,育肥猪日增重569克、料肉比4.106:1、瘦肉率50.1%,成年母猪平均产仔9.4口。特点是肢高体壮,眼肌面积大、耐寒暑、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

2.内蒙古黑猪 以内蒙古农牧学院教学牧场为主培育而成。主要分布在西部盟市的部分旗县,目前集中饲养的约1500多口,1985年8月经内蒙古科委组织验收命名为“内蒙古黑猪”新品种群。内蒙古黑猪是肉脂兼用猪,具有抗寒耐粗、适应性强、增膘快、瘦肉多、与其他品种杂交配合力好等优点,成年公猪体重198.0公斤,成半母猪155.2公斤,屠宰率70.5%,瘦肉占49.2%,窝均产仔10口左右。

3.内蒙古白猪 1975年开始,由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培育而成。1988年7月自治区科委、农委组织验收命名为“内蒙古白猪”新品系。主要分部在内蒙古原种猪场、托克托县、包头九原区和巴盟猪场。现有繁育猪约有1500口,每年可为我区西部地区提供种用仔猪3.1万口左右。内蒙古白猪是我区培育的第一个瘦肉型猪,其特点是瘦肉率高达54.4%,耐粗饲、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等。

————————————————————————————

抄送:自治区农牧厅、科技厅,自治区金融局,锡林郭勒盟行署

————————————————————————————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秘书处

2018年12月7日印发 

转载声明

1、凡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所有本站原创文字、图片或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所有。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 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相关事宜,请立即联系本网平台作协商处理,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如果有关方未经与本网协商程序,提出恶意诉讼,本网概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