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委中长期课题资源库

202207/1311:48

来源

浏览次数
8

文档类型

资料类型

呼伦贝尔市种业发展情况报告

呼伦贝尔市农牧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种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自治区“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等开展种业振兴工作,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特色品种育种创新、完善种业服务与监管,争取打好种业翻身仗。

一、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一)大豆种业情况

我市大豆繁种田22.258万亩,主要集中在莫旗和鄂伦春旗,主要为蒙豆系列、登科系列品种,重点企业有莫旗登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鄂伦春旗瑞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1.莫旗登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成立,位于尼尔基镇丰华村,企业注册资金750万元,主要从事大豆种子选育、生产经营,以及粮食购销等。登科种业科研实力雄厚,团队多年从事育种,已育成登科1号等登科系列品种15个,主要生产经营的大豆品种有蒙豆48号、蒙豆13号、中黄901、登科4、登科5、登科6等,注册商标“达沃迩”,拥有大豆种子成套加工设备一套,以及检验设备等,具有年加工大豆种子3万吨的生产能力,年销售大豆种子0.6万吨左右。

2.鄂伦春旗瑞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本800万元。于2013年成立“瑞杨农作物科研育种中心”,与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出“极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蒙豆44号”于2018年审定,开发推广、销售高蛋白大豆品种“蒙豆30号”“蒙豆15号”、蒙豆13号、高油品种“登科1号”、“登科5号”双高品种“蒙豆39号”等20余个大豆品种,拥有种子加工生产流水线1条,设计产能日加工大豆种子100吨左右,拥有稳定的种子试验基地1500亩左右,2020年繁育种子面积达4万亩左右,年生产销售大豆种子达4000吨左右。

(二)马铃薯种业情况

我市马铃薯种薯种植面积达到8.41万亩,产量达到5.5亿斤,主要品种是费乌瑞它、兴佳2号、早大白,大西洋等。牙克石市重点企业为内蒙古兴佳薯业责任有限公司、牙克石市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牙克石市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原牙克石市免渡河镇银红农场,2011年正式更名为牙克石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马铃薯新品种研发、脱毒苗繁育、种薯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2014年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加强企业科技研发,主动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合作,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呼伦贝尔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当地种植户参加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培训班,连续10年组织省外科研人员和经销商在森峰薯业基地召开田间检测现场交流会,参与人员达千余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畜禽种业发展现状

(一)三河牛种业情况

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家畜繁育指导站是全国唯一的三河牛种公牛站,集三河牛繁殖、育种、改良、科研、冻精生产、试验室检验、冻精供给、三河牛推广、三河牛选种选配、后裔测定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性的种公牛站。该站始建于1981年,1999年通过国家验收为国家级种公牛站。

三河牛公牛站总占地面积1770亩,种公牛舍3栋,后备牛舍1栋,试验室一处,配备各类试验及冻精生产设备30余台套,种公牛存栏400余头,其中采精公牛50头,后备公牛355头,年生产冻精20万剂以上,冻精质量稳定,种公牛符合品种标准。2014年以来累计向边远牧区推广三河牛本交特培公牛1300余头,通过努力改良当地牛效果明显,牧民收益显著增加,受到当地农牧民的一致好评。

(二)三河马种业情况

鄂温克旗科兴马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在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呼伦贝尔市科技局的项目支持下,由鄂温克旗政府投资成立的全区唯一一家三河马原种场(持有自治区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科兴马业育马基地现拥有草场面积10746亩,三河马种质研究实验室1000平方米,马匹配种室256平方米,马医院120平方米等基础设施。自2006年投产运行,2009年正式成立以来,始终以保护三河马发展三河马为己任,拟定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选育育种方案,确定乘用型新品系目标,2021年科兴马业马匹繁育技术--低温鲜精受胎率达到87%,冷冻精液受胎幸达到61%,胚胎移植受胎率达到72.7%;年产驹80匹;年推种马15匹;年供种能力:年产马匹冷冻精液达6000剂、年产马匹鲜胚达3枚、低温鲜精日产满足300匹母马用量,极大的满足了本地区马匹选育保种需求。2021年共有13匹种公马、259匹母马参与配种。

(三)呼伦贝尔羊种业情况

呼伦贝尔羊种羊场创建于1999年,最初由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负责管理;2002年由自治区农牧业厅颁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2005年列入农业部国家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2016年5月经市国资委批准,呼伦贝尔羊种羊场划归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2019年9月列入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

2021年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上一年度种用公羔选留的基础上,对18月龄的育成公羊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和个体鉴定,符合呼伦贝尔羊品种标准的特级、一级种公羊,全部建档立卡。依据种母羊的体型外貌特点和等级,选择符合特点的优质种公羊进行选配和繁育。完成鲜精配种500只母羊,情期受胎率的86%以上,有效的提高了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将优秀基因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促进选育提高进展。

牧业四旗是呼伦贝尔羊的主产区。截止到2021年,呼伦贝尔羊全市存栏297.3万只,育种核心群达到5.3万只以上,年供种能力达到1.3万只以上。

(三)草原短尾羊种业情况

肉羊产业是鄂温克旗优势传统产业,其中作为主要饲养品种草原短尾羊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草原短尾羊尾型独特,体型丰满,具有耐寒冷、耐粗饲,宜牧养,保育性强、抓膘速度快,情期受胎率、羔羊成活率高,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近四十年的人工选育提高,成为了呼伦贝尔市选育的第三个肉羊品种,填补了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短脂尾型绵羊品种的空白,也成为呼伦贝尔市肉羊产业主推品种之一。

草原短尾羊自2000年开展系统选育以来,以育种区内的八个育种核心群为基础,建立育种核心联合体,进行8个家系自群繁育,连续选育超过四个世代。于2020年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工作,正式命名为草原短尾羊。在草原短尾羊培育过程中,采用边培育边推广的政策,截止到2021年,草原短尾羊全市存栏33.43万只,育种区(鄂温克旗)25.51万只,其它旗市区7.92万只。草原短尾羊育种核心群达到2.3万只以上,由8个育种核心群和23个种羊扩繁群组成。全市草原短尾羊年供种能力达到9100只。

(四)生猪种业情况

我市依托扎兰屯天佐牧业和海拉尔区鸿发祥的产能优势,适当扩大二元母猪及商品猪生产规模。全市共建成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7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28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8%。现有种猪场8个,年出场种猪1.3万头,种猪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扎兰屯市天佐牧业是最大的种猪生产基地,现存栏世界上最优秀的原种母猪1000头,每年可培育出长白(兰德瑞斯)、大白(约克夏)、杜洛克种猪10000余头。

(五)驯鹿种业情况

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我国唯一驯鹿养殖之乡,鄂温克族是我国三少民族之一,以驯鹿养殖为主业。计划经济驯鹿曾归集体所有,1984年755头驯鹿承包到户,经过36年的发展,2020年末驯鹿存栏为1166头,驯鹿繁育发展速度极为缓慢,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14%。敖鲁古雅驯鹿由于种族规模较小、数量有限、自然配种、近亲配种繁殖较为普遍,是驯鹿种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7年2月,根河林业局成功引进北欧驯鹿30头,2018年-2020年陆续引进北欧驯鹿214头,根河市林业局累计引进驯鹿244头。

2021年5月,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综合保障和技术

中心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农业部令第64号《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

理办法》要求,2021年底,我市积极申请创建国家级敖鲁古雅

驯鹿保种场,现已将申报材料逐级报送至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

司,正进行专家审核评估工作。

二、种业发展优势

(一)不可替代的地理生态区位优势。呼伦贝尔市处于北纬47°39’-53°23’,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位于世界公认的马铃薯最佳生产区域——北纬46°以北的纬度范围,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土、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气候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日照丰富,在大豆和马铃薯生产、育种创新、繁育推广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为东北地区提供适宜的优良大豆品种和脱毒种薯。

(二)丰富的农牧林草种质资源优势。大豆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呼伦贝尔市第一大种植作物,我市大豆育种专家们已培育并推广50多个优质的大豆品种,已鉴定出高蛋白、高油、高异黄酮、高油酸等品质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60多份。引进大豆核心种质资源240份,微核心种质40份,这些品种资源基本代表了国内大豆丰富的基因类型。

我市是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依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我市先后培育出国审品种“蒙薯21号”以及蒙审品种“内薯7号”、“蒙薯16号”、“蒙薯17号”、“蒙薯19号”、“蒙薯20号”等品种,引进了“卫道克”、维拉斯”等优质品种。

我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地市之一,不仅物种、类群齐全,而且种质特性各异。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三河牛、三河马、呼伦贝尔细毛羊、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敖鲁古雅驯鹿、蒙古牛、蒙古马等极具地方特色物种。

(三)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优势。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种业技术创新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突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的发展地位。规范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管理,鼓励分区域建立良种质量检验中心,打造智能化制种监管控制体系,积极支持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完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重点环节建设,提高种业企业在育种、成果转化、市场开发等方面能力。农业现已建成牙克石马铃薯科技产业园和国家级区域良种繁育基地3个。

三、种业项目管理

2022年呼伦贝尔市农牧局重点监督管理牙克石市、莫旗、鄂伦春旗制种大县项目及农垦薯业集团和瑞杨种业的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呼伦贝尔市农牧局通过现场督导检查、召开工作会议、电话及网络定期调度等方式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跟进项目进度。

(一)制种大县项目。依靠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在莫旗、鄂伦春旗实施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在牙克石市实施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分3年实施(从2019年-2021年),每年中央制种大县奖励政策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大豆项目每年1000万,马铃薯项目每年2000万。

1.莫旗制种大县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登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已到位,已拨付1743.22万元,资金拨付率58.11%。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大豆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项目完成大豆繁育基地、原种繁育基地、提纯复壮基地建设。尼尔基镇丰华村已建成大豆科技示范园区,面积300亩。2021年开展了高效品种示范展示(20个)、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36个)、自治区大豆品种区域试验(37个)大豆肥料试验、大豆高产攻关田等。完成种子繁育基地物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并进行数据收集和更新。

2.鄂伦春旗制种大县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是鄂伦春自治旗瑞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鄂伦春自治旗卓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鄂伦春自治旗隆禾有限责任公司。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已到位,已拨付894.2909万元,资金拨付率29.81%。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大豆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新建晒场、修建农田路、气象监测站已完成招标工作;田间生产设备、种子加工设备、实验室种子检测检验仪器已采购完成;维修种子检验检测实验室已完工;种子精选加工车间和种子储藏库正在推进中。

3.牙克石市制种大县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是牙克石市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牙克石市乾程马铃薯发展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已到位,已拨付2737.2920万元,资金拨付率45.62%。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新建网棚、温室、组培室、标准化基地、仓储库已投入使用。

(二)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呼伦贝尔农垦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企业自筹1500万元,分3年实施(从2019年-2021年)。目前呼伦贝尔农垦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内容,资金拨付2380万元,正在完善内业档案,聘请有资质的审计公司进行竣工决算,待竣工决算完成后,将逐级上报项目申请验收报告。

2.鄂伦春旗瑞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企业自筹1500万元,分3年实施(从2019年-2021年)。目前中央资金1000万元已全部到位,并已支出100万元;企业自筹完成投资434.4095万元。主要用于采购农机设备。由于该项目建安工程涉及农用地转建设用地0.7578亩,鄂伦春旗政府与额尔古纳市政府已沟通达成补耕协议,补耕款已付完,目前正协调办理项目建设用地的变更审批手续。

(三)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1.2021年,各相关旗市区实施2020年度补贴资金。其中,中央畜牧良种补贴:2020年度共计安排1640万元。种公羊1.8万只,能繁母猪5万头。资金拨付率25.99%;自治区畜牧业良种补贴:2020年度共计安排1031万元。种公羊补贴1.6745万只,优质母牛饲养补贴14.4478万头。资金拨付率18.89%。

2.2022年,各相关旗市区实施2021年度补贴资金。其中,中央畜牧良种补贴:2021年度共计安排891万元。种公羊1.0436,能繁母猪8000头。自治区畜牧业良种补贴:2021年度共计安排1287万元。种公羊补贴1.235万只,优质母牛饲养补贴26.4326万头。目前正在实施中。

四、种业生产经营许可管理

呼伦贝尔市农作物种子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已按依据呼伦贝尔市审改办和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中心《关于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通知》(呼审改办发〔2018〕1号)要求,统一进驻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一)农作物生产经营许可管理

呼伦贝尔市市、县两级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均通过系统发证,与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系统全面对接,信息更新及时。同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配套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进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现场勘验工作并针对办证企业的资质进行事后核查。目前我市共有38家办证企业,马铃薯种薯企业占18家,大豆企业14家,水稻企业2家,玉米企业1家,小麦企业7家,芸豆、中草药企业各1家,有利地推动我市农业及种业发展和国家区域性马铃薯和大豆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

(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

目前,全市共有种畜禽场72个,其中:国家级核心育种场3个(三河牛原种场1个、三河牛种公牛站1个、呼伦贝尔羊原种场1个),种猪场3个、种牛场15个、种羊场51个、种马场1个、敖鲁古雅驯鹿2个。各旗市区已根据要求在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进行了许可备案,72个种畜禽场已全部录入。

五、种业监管情况

2021年,根据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内农牧种发〔2021〕101号)相关要求,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呼伦贝尔市2021年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呼农牧办发〔2021〕87号),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及各旗市区农牧局等相关单位根据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种业市场监管工作。

(一)严格制繁种基地监管、加强种业企业检查。根据活动要求,组织开展种业执法专项检查,对旗市区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并组织各旗市区执法机构人员开展交叉互查,此项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对自治区农牧厅转办督办的投诉举报线索依法及时处理并书面反馈。

对各旗市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发证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组织执法人员对各旗市区持证企业和备案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对全市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生产经营企业及部分备案单位经营户进行抽查。截止目前我市种业监管执法检查、抽查结果总体良好,各生产、经营企业相关许可证照齐全有效,设施、设备、检疫、检验人员齐备。

(二)加强种业市场检查。通过春、秋二次农作物种子市场及种畜禽企业监管执法检查,执法人员通过重点检查种子包装、标签、购销台账、生产经营档案、投喂记录、种畜禽系谱档案等内容,对辖区内的监管单位进行日常巡查、抽查。岭东农业旗市以大豆、玉米、杂粮种子监管为重点,岭上林区、岭西农林结合旗市区以小麦、油菜、马铃薯种子监管为重点,岭西牧区以肉牛、肉羊、奶牛种畜、冷冻精液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我市种子品种权侵权、制售假劣种子、假冒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监管力度。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种子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起步晚、产业化时间短,种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受资金、技术、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发展现代农林草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育种创新能力较低、资金及研发投入少。育种材料不足,深度评价不够,育种力量分散,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成果评价及转化机制不完善,缺乏育种复合型人才。全市从事种子研发单位,对新品种的研发投入不足,且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虽然一些具备研发条件的种子企业开始介入商业化农作物育种,但投入比例小。从基础研究看,多数追求“短、平、快”,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公益性基础研究严重滞后。

(二)种子企业竞争能力不强。成规模的企业少,研发能力弱,尚未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种子繁育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差,机械化水平低,加工工艺落后,种子质量标准低、生产加工水平差距大,种子自给能力不高。我市种子企业“多、散、小”,行业分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产业聚集度依然较低,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积累十分有限,专业化程度不高,研发创新和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对制种基地田间建设的投入能力。

(三)地方优良品种保护有待加强。由于经费不足,影响到原种场、良种场、种苗场等基础建设,削弱了种业生产供给能力,特别是畜牧地方优良品种。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和保护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普查工作进度。

(四)行业服务能力不强。种子管理力量薄弱,人员缺乏,工作经费不足,全市经营网点多且规模小,品种多而杂,市场监管难度大,展示示范规模不足,种业信息服务体系刚刚起步,地、县级种业信息网络亟待开发等,种业发展支持体系不健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

六、推进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农牧业种质资源普查和遗传资源保护工作

配合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任务,组织开展全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二阶段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支持敖鲁古雅驯鹿等濒危品种、三河牛、三河马、呼伦贝尔细毛羊、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地方品种保种工作。

(二)加快培育推广一批地方优势特色品种、推进品种创新发展

针对呼伦贝尔地区气候和资源特点,广泛搜集、引进、利用相关种质资源,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牧新品种。重点发展一批脱毒种薯、高油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三河马等新品种。建设市、旗、乡(农垦局、场、队)三级新品种示范展示网络,充分运用物联网、生物遥感、信息农业等技术建一批试验展示中心,进行示范展示。开展新品种高产创建、病虫害防控、品质测试等相关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加强畜禽种源基地建设,支持三河牛、三河马、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等我市主推畜种繁育体系建设,打造出一批核心种畜场、扩繁场,满足畜牧业生产对良种的需要。

(三)扶持打造一批现代种业集团

培育壮大一批创新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呼伦贝尔大豆、小麦、油菜籽、马铃薯等特色种业企业为龙头,整合产业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要出台扶持种业重点龙头企业政策,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企业融资担保、基础建设、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牵头或参与组织实施种业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等项目。提高种业企业种子种苗种畜生产质量,扩大供给能力。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募集资金用于构建现代种业设施、商业化育种体系、良种繁育基地及先进的种子加工线,引导企业建立新品种示范网络,完善种子种苗市场营销、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有国内外竞争力的现代种业集团。

(四)加大种业发展资金投入

种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的条件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各种补贴,建议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牧林草种子工程试验示范、种子种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科技攻关。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新模式,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和风险投资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现代种业投入机制。

(五)强化种业市场运行监管

农作物种子市场方面,在用种关键时期,开展种子质量、真实性、转基因成分等监督抽查,重点检查种子包装标签、销售档案、经营备案、“三无”种子等情况。强化属地电商渠道种子经营行为的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网络销售种子行为的监管力度,有条件可组织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查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必要时对网络销售平台、网络经营商户进行约谈、整治。畜禽种业市场方面,组织开展种畜禽质量监督抽查,重点检查无证生产经营(含过期、超范围)、假冒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系谱档案不全等问题;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信息纳入“全国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转载声明

1、凡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所有本站原创文字、图片或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所有。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 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相关事宜,请立即联系本网平台作协商处理,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如果有关方未经与本网协商程序,提出恶意诉讼,本网概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