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委中长期课题资源库

202207/1416:14

来源

浏览次数
1

文档类型

资料类型

实施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 与草牧业发展系列重大工程

 

民建内蒙古区委反映: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东西跨距2400公里,南北宽1800公里,国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内联八省、外接俄蒙,海拔较高,横亘在寒冷季风和冬春沙尘东移南下的通道上,拥有广袤的草原、森林、湿地和沙漠,是祖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保护西北东北、拱卫京津的天然生态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安全战略资源。在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重大需求和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牧区振兴的主战场,以重大工程为抓手,有助于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助力草牧业产业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设生态型和生产性优质牧草种子引领工程。种子是天然草原生物多样性建设和补播修复的关键,也是高产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的基础,要尽快突破优质生态型、生产型牧草的选育与标准化种子生产技术及规模化繁种基地建设。根据测算,在当前生产水平下,一亩种子田仅能支撑10-15亩的退化草地建设所需。内蒙古草原有大量的退化草地、退耕地和提升草牧业发展水平的高效饲草料地急需生态型和生产性牧草良种的支撑,尽快做好种子引领工程的设计与规划,力争3-5年实现百万亩规模,为内蒙古和国家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二是开展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性利用工程。内蒙古草原面积广大,地处环境恶劣,生态保护建设需要突破技术短缺,但可借鉴模式少、投资总量不足。组织力量围绕草原保护与退化草原的治理等问题,设计并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八大专项工程,如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建设工程、草原沃土工程、“海绵”草原建设工程、草原生物多样性提升工程、草原增碳减排工程、草原区重点矿山仿自然生态系统重建工程、退耕退灌还草重建工程、草原生态畜产品振兴工程等,以资金为保障,遵循因地制宜、多样化治理原则,有序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三是启动边境万里绿色长廊带保护与建设工程。依托内蒙古4200多公里陆地边境线,利用野生动物迁徙的规律,以边境线为起点,向内陆纵深建立30公里以上的野生动物迁徙走廊。走廊内拆围栏、设饮水点,建立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通过严格禁牧、良种补播等修复措施恢复和建设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的植被高盖密度和种群多样性,依托生态走廊,打造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亮点工程。发挥生态走廊野生动植物资源优势,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环生态走廊打造教育、科研、生态旅游基地,带动地方经济由畜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

四是做好牧区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振兴工程。以草原生态保护为主,振兴草牧业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是落实乡村振兴,推进牧区生态生产融合的一项重大工程。探索和突破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模式,是推进生态优先、生产并重的关键。科学规划、依法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实行“全境旅游”开发,将林、草、沙、湿地等旅游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开放的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区基础和服务设施、文化设施建设。适度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牧场,加强流转草场监管,优化畜种结构,推广“户养企育”“牧养农育”等畜牧业经营模式,探索品质提升、品牌振兴的草原畜牧业产业生态化绿色发展道路。

转载声明

1、凡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所有本站原创文字、图片或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所有。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农牧委)”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 为传递行业新闻信息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相关事宜,请立即联系本网平台作协商处理,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如果有关方未经与本网协商程序,提出恶意诉讼,本网概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